“因為各地的安全、環保壓力越來越大,這方面投入的成本也越來越大。像廢水處理中,我們當地以前化學需氧量排放標準每升是200毫克,后來降到100毫克,現在由于企業處在南水北調的干線上,標準已經降到每升60毫克,廢水處理成本大大增加了。”劉徑福說,“對于橡膠促進劑標準來說,現在的價格僅僅漲到了一個合理的水平。”
橡膠促進劑標準建立或是迫于形勢
另外,因為環保壓力加大,國內不少企業停產也是造成價格上揚的主要原因。有報道稱,目前,國內近1/3的促進劑M產能都處于停產狀態,其中比較大的生產企業除了東北助劑化工有限公司3萬噸產能外,還有河南鶴壁市、河北邢臺市、江西等地的多個企業被關停。
天津市有機化工一廠副廠長張維仁告訴中國化工報記者,由于環保問題,全國生產促進劑M的生產線幾乎都遭遇了停產、限產的遭遇。很多依靠購買生產下游促進劑的小企業都沒法生產了,盡管M價格高企,但仍處于要貨無貨、有價無市的地步。
那么為何短時間內,促進劑M生產企業會掀起這么一股生產熱潮?中國化工報記者采訪發現,此輪橡膠促進劑M及下游行情暴發的主要原因,是隨著國家對環保愈來愈重視,停產整頓的重污染化工企業也越來越多,而促進劑M作為高廢水產生量的產品,已被多個地區環保部門列入監視對象,市場供應趨緊,并帶動下游促進劑CZ和NS市場價格大幅提升。再加上企業在環保上的投入變大,生產成本上漲,價格自然跟進。
山東尚舜化工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徑福介紹說,目前國內大部分橡膠促進劑標準生產企業采用的都是酸堿法生產工藝,產生廢水多并伴隨惡臭氣體,含鹽濃度高處理難度大。